沈阳森林动物园大熊猫馆概念设计
2020.10.27


项目地址:沈阳市   建筑面积:3800㎡    设计时间:2016    发展阶段:已竣工


整个园区存在设施老化,投入不足的问题,但是已经形成的山水格局,和道路环绕水系的景观框架,在国内的动物园中是非常少见的。这是未来园区发展最重要的景观资源。

熊猫馆的选址,呼应从入口组团到现状狼区的景观体系,成为水系的对景。熊猫馆的建设,可以界定出一个新的园区,以步行为主,电瓶车为辅,解决了旧园区流线过长,而导致的观赏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。此外,该区域地形平缓,景观资源丰富,未来可以植入更多的场馆,打造新的园区形象。

现有的选址在日照,朝向,地形坡度,以及现有植被等方面均满足动物专家的要求。现有场地有条件围合熊猫馆,其他场馆,及公共服务设施,而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组团,不仅利用园区的纵深,把游客吸引到园区的中心;而且有利于未来以此为枢纽,重新规划整合游客动线。遵循场地现有高差,将场地的自然条件作为建筑设计的元素之一,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的理念。大熊猫馆主体建筑轻微嵌入场地内的北坡,馆内参观路线随坡而上,依附地势,完成从一层游客服务中心到二层熊猫展厅的过渡。坡地顶点,既规划用地南侧,布置三个熊猫室外活动区,来访者可在二层室外平台俯瞰所有熊猫,360 度的熊猫元素将参观体验带入高潮。

建筑的景观性“在己无居,形物自著。”这是一个景观建筑。建筑是景观的配角,建筑的介入,不是创造一个视觉焦点,而是指引游客重新发现景观的意味,充分发掘山水树木这些景观资源的潜质。

建筑依山就势,形成一个自然环绕的流线,步移景易,把动物和自然融为一体,创造更丰富的观赏体验。建筑消隐于景观之中,只是界定路径,以及界定游人观看的方式。建筑激发游客和自然环境的互动,以及游客与熊猫的互动。游客与自然环境的互动,主要是指模糊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界限,让游客在不自觉中进入到更自然的环境里,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。

游客与动物之间的互动,主要是指革新原有动物园单一观赏动物的方式,整个观赏线路浓缩了远眺,俯瞰,平视,仰视,甚至偷窥等多种观看模式。此外,游客和动物之间的互动,也包括更多的可参与的游乐方式,包括虚拟的互动,多媒体,丰富的周边产品的开发,以及餐厅等服务设施与熊猫场馆之间的互动。游客可以一边休息,享受熊猫主题的美食,一边看窗外的熊猫,享受它的大餐。流线的设计,充分体现了“浸入式”的观赏理念。人不是观看笼子里的困兽,而是先进入到动物的自然状态的环境里,再来观看动物。

动物福利及自然保育教育

在熊猫馆里,熊猫和游客均是设计的主体。游客并不总是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消费者。设计通过遮蔽一些游客动线,为熊猫提供了更安静,不为打扰的区域;而游客,通过“偷窥”的行为,也进行主体之间的转换,意识到动物是自然的主人,而人反而是被关在房间里的“客人”。






相关活动
首页 - 项目展示 - 文旅专项